科学研究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周能:屠呦呦——中药与科学研究
来源:通识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2016-06-12 09:32 点击量:
    6月1日晚,博雅大讲坛第七十五讲——“屠呦呦——中药与科学研究”在东校区博学1-104教室举行。讲座由我校图书馆馆长周能教授主讲。
    周能从“屠呦呦与诺贝尔奖”、“屠呦呦与中医药”、“屠呦呦获奖对科学研究的启示”以及“中医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并介绍了相关的中医药知识。
    周能提到,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正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所说:“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周能还介绍了屠呦呦的生平及工作。他指出,屠呦呦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后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成为《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在40多年前,疟疾肆虐全球,疟疾感性强,死亡率高,寻求治疗疟疾的方法迫在眉睫。1967年,我国开始实施“523任务”。直到1969年,中国中药研究院接受抗疟疾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经过对几百个中药药方的筛选实验,190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她终于创新使用乙醚提取出青蒿素抗疟的有效成分。
    周能从“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现者”、“首先发明双氢青蒿素”、“完成‘青蒿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对青蒿素机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研制青蒿素类和吖啶类抗疟药组成的‘复方双氢青蒿素’”、“根据临床需要,研究多种剂型”七个方面介绍屠呦呦主要科技贡献。此外,他还总结了屠呦呦获奖对科学研究的六大启示,一是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是获得突破的保障;二是社会需求推动科技的进步;三是科研突破需要团队合作;四是科研不分学历、职称高低;五是科研重大成果需要时间的积累;六是需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最后,周能从中医药的发展史以及中医基本理论,就市场份额令人尴尬、自身存在短板、农药残留和及重金属、含有毒性物质、国际上没有身份、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非中医药的胜利、专家建议废医验药等七个方面,以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中医药面临的挑战,并认为将中药现代化可以成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之一。